在先前的文章中提到D65白點座標、分光輻射計(Spectroradiometer,光譜儀)以及比色計(Colorimeter,色度計)、配色函數(Color Matching Function, CMF)、光譜校正,本篇將分別記錄個別值得留意的的注意事項。
比色計(Colorimeter,色度計)
比色計透過濾光片來測量色彩,準確性取決於使用的濾光片品質、耐用度與配色函數(Color Matching Function, CMF)的匹配程度。雖然準確度可能不如光譜儀那麼準確,但比色計具有良好的低光測量能力,測量黑色時的速度更準確,且整體測量時間也短得多。如果搭配光譜校正數據會有更好的表現。
X-Rite i1Display Pro (又稱i1D3)算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比色計了,其光學濾鏡依照CIE 1931 2-deg Observer的配色函數所設計,多數情況下都有不錯的校正效果。
i1Display Pro的測量性能(X-Rite i1 Measurement Solutions)
- Luminance measurement range: 0.1 - 2000 cd/m^2
- Color Accuracy: ± 0.004 x, y @ 100 cd/m^2
- Luminance Accuracy: ± 4.0% @ 100 cd/m^2
- Color short-term repeatability: ± 0.001 x, y @ 100 cd/m^2
- Luminance short-term repeatability: ± 1.0% @ 100 cd/m^2
在2011年,DRY CREEK PHOTO準備了13台 i1Display Pro進行測試(Display Calibration Hardware Capabilities),分別為「個體間差異測試」和「準確度測試」。
i1D3個體間的誤差非常小,幾乎難以分辨差異。
- 平均 dE*00: 0.4
- 最大 dE*00: 1.6
準確度測試則使用實驗室等級的光譜儀當作參考,比較各i1D3誤差,表現也非常好。
- 標準色域(sRGB)
- 白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1.1
- 黑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2.0
- 廣色域
- 白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1.7
- 黑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2.8
ChromaPure準備了14台 i1Display Pro進行測試(How Accurate is the i1 Display Pro colorimeter, Anyway?),白色的dE最大,約為2.3。
- i1D3個體間有落差,有非常精準的,也有較差的,差異可能有3 dE。
- i1D3讀取藍、綠色最準,白色及紅色表現則較差。
- i1D3的平均準確度低於i1Pro 2。
分光輻射計(Spectroradiometer,光譜儀)
光譜儀用於測量整個可見光光譜的能量,精度較高,可以針對光譜能量較集中的窄頻光源進行高精度測量,缺點是低光需要更多測量時間。
i1Pro 2算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低價解決方案之一,又稱為i1Pro (Rev. E),是i1Pro (Rev. D)的後繼機種。
i1Pro 2的測量性能(X-Rite i1 Measurement Solutions)
- Emission measurement range: 0.2 - 1200 cd/m^2 on typical LCD-Monitor
- Emission measurement short-term repeatability: x, y ± 0.002 typ. (5000K, 80 cd/m^2)
- 出廠時也會附上校正證書。
DRY CREEK PHOTO在2011年時的測試中也準備了10台 i1Pro (Rev. D)及 4台ColorMunki測試(Display Calibration Hardware Capabilities),結果如下。
個體間差異測試
- ColorMunki Photo
- 平均 dE*00: 2.4
- 最大 dE*00: 3.7
- i1Pro (Rev. D)
- 平均 dE*00: 2.0
- 最大 dE*00: 3.5
準確度測試
- 標準色域(sRGB)
- ColorMunki Photo
- 白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4.9
- 黑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10.6
- i1Pro (Rev. D)
- 白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4.4
- 黑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9.6
- 廣色域
- ColorMunki Photo
- 白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6.1
- 黑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15.9
- i1Pro (Rev. D)
- 白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2.3
- 黑色的平均誤差為 dE*00: 10.7
ChromaPure針對i1Pro 2進行準確度測試(How Accurate is the i1Pro 2, Anyway?),白色的dE最大,約為1.65,與i1D3不同,i1Pro 2讀取藍色的表現最差。
光譜校正
前面提到比色計需要光譜校正才能獲得較佳的測量結果,比色計原理是測量穿透濾光片後的能量強度來推估色彩,這裡有個盲區,濾光片雖然遮蔽了部分光源,但也允許許多波長的穿透,實際上人類視錐細胞對於不同波長的光源響應程度不一,在不清楚光譜能量分布的情況下,可能會有誤差,因此我們需要顯示裝置的光譜才能獲得準確的資訊。
光譜分布除了可以自行使用光譜儀測量之外,其實也可以到以下網站尋找其他網友所測量的光譜數據,如果無法找到同型號的光譜數據,可以使用類似技術的其他面板光譜數據,通常會有相近的光譜。
除了光譜資訊可以校正之外,還有另一種校正方式:先使用高精度的儀器獲得測量結果,然後將低精度儀器的測量結果去匹配高精度數據,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低精度儀器輸出偏移多少可以與高精度測量結果相近。相關的校正技術有:四色校正(Four Colour Matrix Method, FCMM)、四色體積校正(Four Colour Volumetric Matching, FCVM)、多點體積校正(Four Colour Matrix Method, MPVM)。
四色校正(Four Colour Matrix Method, FCMM)測量紅、綠、藍、白四種顏色的差異,依此產生一個3x3的矩陣,比較不適合某些特殊類型的面板,像是W-OLED面板,因為其子像素有四個(R、G、B、W)因此傳統的3x3矩陣的校正效果會較差。
配色函數(Color Matching Function, CMF)
在獲得光譜校正後,我們還需要要知道如何判斷色彩,人眼有三種視錐細胞,分別對黃綠色、綠色和藍紫色有反應,我們所看見的色彩都是由這三種細胞的訊號組合而成。
研究學者們根據實驗,發表了一種人類對於各波長光源響應的函數:配色函數(Color Matching Function, CMF),用於擬合各種光源對於人眼的視覺色彩匹配。使用配色函數,我們可以大批量的使用比色計、光譜儀等工具快速的將色彩校正到一致。
由於視錐細胞在人眼不是均勻分布的,集中在視網膜中央凹陷處,因此配色函數被分成 2度觀察者(2 degree observer)及 10度觀察者(10 degree observer) 兩種。
這想法很好,但實務上,卻遇到一些問題,不同人對於不同色彩的響應程度並不完全一致,在光源頻寬越來越窄的情況(RGB雷射、OLED、廣色域)會更加明顯,加上舊有的工業標準 CIE 1931 colour-matching functions , 2 degree observer 並不夠準確,很容易產生計算結果相同,但實際上看起來卻不同顏色的情形。
為了解決這類誤差,各廠商使用不同的解決方式,更換工廠校準時所用的配色函數、在CIE 1931 CMF添加偏移等。EIZO曾推薦使用CIE 1964 10度觀察者(CIE 1964 10° Standard Observer.),SONY建議RGB OLED使用Judd offset(0.3067, 0.3180)匹配CRT,SONY建議BVM-HX310使用(0.3067, 0.3205)來匹配RGB OLED,LG推薦OLED使用(0.308, 0.313)匹配CRT,KONICA MINOLTA也推出CIE 170-2:2015探頭來改善。根據網友Dark-007的說法,SONY現在使用CIE-170 CMF來校準消費級的顯示裝置。
很可惜的,現在沒有一個足夠好的配色函數可以完美匹配人類視錐細胞,即便是SONY過去曾使用Judd offset或是CIE-170,都無法完美匹配,當你發現多台顯示裝置的色彩無法匹配時,建議使用人眼視覺匹配方式來自定義白點座標。
上圖是LG與Dobly專家們共同研究的結果,顯示出CIE 1931 CMF的不足,Judd-Vos CMF和CIE 2015 CMF (別名 CIE-170 CMF、CIE 2006 CMF、CIE 2012 CMF)表現都比CIE 1931還要來的更好,但是仍不夠理想,CIE 1931 CMF + 白點偏移雖然可以讓白點被校正,但其他顏色的誤差仍然無法改善。
一份來自Samsung專家們針對廣色域顯示器所研究的新LMS模型,參與實驗的主要是韓國人(可能實驗結果比較接近亞洲人?),實驗結果顯示新LMS模型效果比CIE 2006 CMF、CIE 1931 CMF都還要好。Argyll的作者參考了這份論文,生成配色函數oled.cmf,不過LMS轉換XYZ過程中發生多條曲線有負值產生,因此又多建立了一個oled_pos.cmf,強制曲線為正,但可能會略有誤差。
D65白點座標
在色彩校正中,標準光源是最重要的一環,所有的校正都是與標準光源來進行比較,家用電腦螢幕與電視最常使用的是D65光源,由於D65與CRT光譜接近,因此許多論文都使用CRT做為目標。
我參考了CIE發表的標準光源D65、各論文中的配色函數曲線、Argyll作者所建立的oled.cmf/oled_pos.cmf以及Simon's Tech Blog - Color Matching Function Comparison的程式碼,計算出標準光源D65在多種配色函數中的座標位置,相關程式碼存放於colab。
- CIE 1931 2°: (0.312727, 0.329023)
- CIE 1964 10°: (0.313824, 0.330999)
- CIE 2006 2°: (0.313452, 0.330802)
- CIE 2006 10°: (0.313786, 0.331275)
- Judd-Voss 1978 2°: (0.315992, 0.335036)
- Samsung 2023 2°: (0.312647, 0.328879)
- Samsung 2023 2° positive: (0.312186, 0.328450)
當需要使用不同配色函數或是利用不同配色函數白點來做白點偏移時,記得使用對應的白點座標,才能獲得正確的結果,當發現多台顯示裝置的色彩無法匹配時,建議棄用任何計算所得的白點座標,改用人眼視覺匹配方式來自定義白點座標。
題外話,由於歷史原因,現今幾乎所有校正報告都是基於CIE 1931 CMF。
其他參考資料:
Jeti - Improve of Monitor Calibration Using Other then CIE 1931 Color Matching Functions
Huawai - Color mismatch and observer metamerism between conventional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s
2024.06.10 初版
米奇請問 windows系統顯示卡設定的解像度如果低於顯示器的原生解析度,運行遊戲就會造成延遲嗎?因為顯示卡cpu的效能不能夠餵飽4k解析度高幀數的表現,所以有需要降低系統解析度來換取幀數。
回覆刪除2.請問現在oled數位電視在調教亮度和轉換電視台頻道跟以往的analog 形式的crt電視有什麼不同之處?例如用遙控器降低電視熒幕亮度,oled電視遙控器會輸出數位訊號如何熒幕會通過dac轉換為模擬信號給電壓降低亮度嗎?
3.電視所謂的gaming模式通過關閉電視對映像的加料,令到玩遊戲可以達到最低延遲。假如我選擇了其他映像模式但同時關閉所有對色彩加料的選項,這樣的做法會達到遊戲模式的最低延遲效果嗎
以前crt電視和顯示器沒有現在數位顯示器的g sync 和vrr這些改善遊戲體驗的功能 是因為數位顯示裝置從誕生就不能像crt這些模擬式顯示裝置做到零延遲嗎
1. 有可能有影響,取決於螢幕軟硬體的限制。
刪除2. 這部分我沒有研究。
3. 不一定,取決於韌體設計。
4. 不是,那時候根本沒有G-SYNC,也沒針對VRR有相對應的規範可以參考,自然不存在這些功能。
這麼說來 你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看的畫面究竟是接近創作者製作的色彩,因為一台cg3146是天價,如果使用家用顯示器還要擔心測量色彩的精準度。米奇你覺得去電影院看的畫面是有經過嚴謹測量色彩,是最接近製作者顯示器的畫面嗎
回覆刪除其實電影院的色彩也沒嚴謹測量,很多電影院不會定期校正...
刪除由於電影院的放映環境要求與影片後期製作環境並不相同,例如: 色溫、環境亮度,導致電影院的效果反而會距離後期有段差距。
基本上人眼有其分辨色彩的極限,差距只要小到一個程度後就很難區分差異,只要有良好的校正,即使是家用級別的螢幕也會與專業螢幕相差無幾。
家用螢幕主要缺點就是出廠前未經過色彩校正,均勻度表現可能不佳,前者可以使用X-rite的產品進行校正,後者就要看面板品質了,均勻度基本上是無法簡單的被ICC校正的,要校正均勻度較麻煩。
米奇你好 我見到中國youtuber拆lcd電視換led燈珠板唔需要在無塵室,lcd設備唔系精密設備咩,點解好似徒手裝電腦咁隨便? 米奇你認為用lav audio解碼環繞聲格式好還是hdmi bitstream去av擴大機?
刪除硬體組裝我不清楚呢。
刪除只要可以正確解碼,無論是LAV decoder或是交由環擴解碼都是一樣的,除非是某些商用的專利格式或是硬體頻寬限制,不然LAV解碼就可以了。
米奇請問madvr能提供更好的dithering 為8bit輸出,如果8bit熒幕播放8bit影片還需要dithering嗎
回覆刪除這個dithering跟8bit面板抖動去10bit的dithering有關係嗎
如果不做任何後處理,不需要dithering。
刪除但如果中間有加入deband之類的濾鏡,dithering可能是必要的。
米奇 我安裝了 klite pack在mpc hc選擇了 directshow視訊是madvr,同時在madvr設定好了,還需要在lav video decoder設置嗎?madvr跟lav video decoder兩者都可以設置dithering跟deinterlaced,是要兩者選同樣的設定嗎?
回覆刪除是不是madvr要配搭lav video decoder兩者運行才能播放影片
另外 關於mpc hc的 音訊譜製器 你建議選內部那一個選項,如果那個列表出現了 usb dac(exclusive) 這一個選項應該選擇哪一個?
關於nvidia 3d那個電源選項,我選了最大效能類似的字眼 選項,但是windows 10系統也有一個選項叫 硬體加速 這種情況是不是兩者都要enable?
最後關於 lav audio decoder 的mixing center跟surround都可以選0.71,但是lfe 的level我用鼠標選只能1.57或1.59就是不能1.58 請問你是用鍵盤的方向鍵來選嗎?選1.57有沒有問題
1. 播放流程中存在madVR的話,LAV保留預設即可,dither由madVR處理。
刪除2. 通常選擇 exclusive 或 WASAPI 相關字眼的選項會有較好的表現。
3. Windows 10保持預設即可。
4. LFE Mix Level這可以根據您的設備來做調整,1.58並不一定是最佳值,在有些環境下,1.58的低頻可能太多。
請問米奇 (視訊/音訊濾鏡有很多,可以進行許多處理(例:銳化丶降噪丶升頻丶濾波丶補幀等...),)
回覆刪除你說的音訊濾鏡要處理一堆事,是必要的工作還是沒必要只是讓聲音更好聽?那麼音訊渲染到底要渲染什麼?如果這堆工作bitstream 給環繞擴大機,擴大機只是也是做同樣的事情? 我記得音訊的降噪升頻濾波好像是dac做的
2.madvr用16bit精度來dithering 為8bit rgb輸出,如果影片是10bit 熒幕原生面板是8bit,那麼也是dithering 為8bit rgb輸出嗎?
1. 很多DAC有濾波、升頻等功能,這些其實也可以透過軟體演算法來做,是非必要的。
刪除2. 對
米奇 請問你的msi oled顯示器有 色彩模式。電影或者game mode這幾個選項嗎?
回覆刪除我用電腦接oled電視選了 filmmaker mode 但回到desktop 移動滑鼠 就發現滑鼠指針有明顯的拖影。 一旦改成game mode就沒有移動滑鼠拖影這個問題。
其實電視的電影模式或者filmmaker模式是對影像加料所以造成滑鼠有拖影嗎?看了rtings的評測filmmaker mode通常色準是最高的。
為什麼oled電視的色彩模式 不能夠既保持最高色準有能夠像game mode一樣保持最低延遲呢?
電視(TV)主打的那顆畫面調校晶片需要時間處理畫面,有延遲很正常喔,各品牌的電視都有類似的情況。
刪除電腦螢幕(Monitor)通常不會有這類後處理晶片,所以普遍延遲較低。
家人使用的MSI OLED雖然也有電影模式,但沒特別用過,不曉得延遲狀況,至於色準,我使用校色器校正。
米奇 請問8bit面板是24bit顏色 10bit面板是30bit顏色 是因為rgb三種顏色所以兩者都是乘以3嗎? 以前紅白機是8bit 遊戲 現在的電子遊戲是不是叫做24bit 遊戲 因為通常都是8bit面板所以叫做24bit遊戲 以前剛剛有彩色crt顯示設備 開始是不是由6bit crt槍 然後到8bit crt槍?
回覆刪除RGB三個通道,各8Bit,所以部分廠商會稱為24Bit,但多數仍以8Bit稱呼喔~
刪除CRT部分不熟悉,我不了解其歷史呢。
米奇我發現我的手提電腦跟sony ps3運行中很大機會會發出 折屈塑膠的劈啪聲 是不是你先前提過的繼電器發出的聲音?為什麼很難留意到手機 nintendo switch 或者pc桌機這些電子裝置就不會發出這種聲音?
回覆刪除另外我的synology nas如果靠近會聽到一些蜂鳴滋滋聲的噪音 是因為裝置本身運行產生的噪音還是nas的開關式電源供應器所帶來的噪音?
通常運行中不應該聽到繼電器的聲音喔,繼電器的聲音通常很快速,而且不會連續發出。
刪除如果是持續續的聲響(喀拉喀拉),應該是散熱風扇軸承異常所發出的聲響。
部分繼電器不會發出聲響,因為使用的技術不同。
長時間的高頻吱吱聲,我猜是電感元件震動所發出的聲響,這很常見,通常廠商也不會認為這是瑕疵,部分高階電子產品會將電感灌膠封起來,以減少震動聲響。
米奇 如果散熱風扇軸承出現問題發出怪聲 那麼我自己動手能解決嗎?例如涂潤滑油 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繼續會出更嚴重問題嗎?看來我一直忽視這個問題
刪除這種多是軸承出現問題,建議直接更換發出異音的風扇。
刪除風扇本身不貴,如果自己有能力動手修復,成本很低,如果機器過保固,拿給第三方店家維修風扇也不會太貴。(如果問題真的是風扇的話)
米奇你說的後處理也就是post processing 我看過wiki它是包含3.2pull down ,deblock,interpolation 好像madvr也是處理這些工作的,如果電視也做這些工作不就是重複了madvr的工作嗎?所以電視選game mode來看電影就能bypass了電視的post processing 只由madvr做post processing?
回覆刪除部分功能會重複沒錯,部分功能如果電視認為不需要,也不會主動啟用。
刪除不過是否bypass仍取決於您的主觀觀看效果為主。
米奇你覺得電源的ground loop造成的噪音會影響電視或顯示器的畫質嗎?例如造成畫面的雜訊.我試過有源喇叭因為有ground loop所以明顯聽到沙沙聲,之後我給喇叭單獨一個電源板供電就解決問題了。我又試過三星手機接3.5mm耳機還是遇到背景沙沙聲,最後才發現耳機的接地並沒有完完全全插進耳機孔,暴露了一小部分所以我認為就是這原因造成噪音
回覆刪除我覺得最準確就是拿儀器測試,如果沒有儀器,主觀測試也是可以的。
刪除即使我說不需要隔離或者需要隔離,難道就會改變您的想法嗎?
題外話,我覺得耳機會被影響(類比訊號輸出容易被影響),不過有些DAC/擴大機原本設計就有隔離,理論上可以排除這些問題,至於電視畫面....我覺得不太會。
米奇 我試過拆開電腦的散熱風扇除塵,然後stress test cpu和gpu 試了10分鐘都沒有聽到之前說的噪音。
回覆刪除另外我想問一下關於oled 因為不是像crt背景掃描 所造成的pixel presistance motion blur,因為你說過oled是sample and hold 的顯示裝置。
我試過用nvidia shield和手提電腦做player播放一段影片,影片有一段鏡頭是從由極度慢的由右從左移,就像人眼仔細的觀察景物一樣。電視播放這鏡頭時就發生了 畫面左左右右的抖動的由右往左移動。這種抖動的畫面就像暈眩的大腦在看眼前的景物一樣。一旦開啟了電視tumotion平穩動作,這情況就立即解決了變得無比順暢。請問這種情況是你說的repeat frrame要改成119.88hz才能解決還是presistance blur,我看過lg網站說trumotion是stoke backlight,你也說過現在的廠方也有背景掃描,請問lg這種trumotion是模仿crt的背景掃描(也就是關閉背光+插一幀黑幀)還是crt原生的pulse 背景掃描?
我發現手提電腦運行madvr mpc hc播影片有一個畫面 是不完全黑 的畫面 ,電腦對比shield看起來黑位帶點灰,shield就是正常的黑位。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手提電腦是gtx1060maxq 所以要經過intel內顯才造成這個情況,不知道這部電腦的主機板hm370如果選擇用displayport輸出畫面會不會bypass掉intel內顯
"電視播放這鏡頭時就發生了 畫面左左右右的抖動的由右往左移動。"
刪除--> 這可能是因為3:2 pull-down所致的關係。
"一旦開啟了電視tumotion平穩動作,這情況就立即解決了變得無比順暢"
--> 代表開啟補幀後,可以變得很流暢。(補幀同時也會解決3:2 pull-down的情況)
如果你需要這種順暢的畫面,請考慮補幀,119.8hz僅能改善3:2 pull-down,對於流暢度的幫助有限。
關於連接電視,黑位偏灰的情形,請檢查您的輸出設定是否為PCRange(0-255),而非TVRange(16-235),也確定輸出格式為RGB4:4:4。
米奇我播放的影片是美國電視劇不知道是不是1080i解析度,請問如果沒有開啟madvr deinterlacing是不是會發生這種情況。電視通常是limited顯示器才是full range。請問你有聽說過madvr envy嗎。它是用來接受光碟機的信號然後envy運行的madvr能將hdr影片映射為sdr,在投影機里播放出來。我就好奇光碟機已經處理了yuv對rgb轉換 dithering chroma升頻,這些處理過的信號傳去madvr 只處理tonemapping 而避開其它madvr的功能嗎例如chroma升頻
刪除有聽過madVR envy,但是不了解其細節。
刪除HDMI可以輸出YUV420,不一定要轉換成RGB444。
米奇原來是1080p 23.976真人電視劇 應該使用svp補幀.請問使用投影機播放低幀video會流暢過tv嗎?oled的stroke backlight是幀與幀之間關閉pixel而不是添加了black frame insertion?
回覆刪除1. 不同機型的效果不能一概而論。
刪除2. 對於oled來說,插入黑幀和關閉pixel幾乎是相同的意思。
米奇 請問手提電腦的主機板同時有dp和hdmi是不是不能由hdmi單獨輸出音訊而沒有伴隨視訊 聽說是因為hdmi的原理限制
回覆刪除HDMI並沒有這種限制,仍然可以。
刪除會有限制的是作業系統或是驅動程式。
米奇 請問你說過有時候的影片底幀率拍攝所以會有judder,是指23.97 hz嗎?那麼電影院的電影也是23.97,是因為它使用71.hz播放(+背光掃描)所以沒有oled電視播放時帶來的3:2pull down judder嗎?如果我將電視用nvidia control panel超頻到你說的71.hz,那麼就能解決我之前說的judder問題嗎?如果超頻電視的刷新率好像是可以測試一下,失敗了就會黑屏恢復原來正常運行的刷新率。失敗了最可怕的情況只會是變磚嗎?
回覆刪除你認為epson 的3lcd投影機 lz2000b有可能透過投影機不同的投影機技術,例如背光掃描能減低3 2 pull down judder嗎?
謝謝
如果您有madVR,可以先使用其中的smooth motion,這設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judder。
刪除您前面提到的無比順暢,解決Judder所貢獻的比例應該很低。
米奇你好 我最近桌面電腦按了主機板的實體reset button和clear cmos的實體button之後,就發生了安裝在主機板的m2 ssd在bios認不出來,導致無法進入windows os,現在bios只見到sata hdd和bluray optical drive,我又嘗試將舊的m2 ssd換上去也是同樣狀況。
回覆刪除是因為bios的storage選項 raid 和nvme這幾個選項 因為主機板恢復出廠狀態 所以選錯了導致這次問題嗎?
另外我的android tv box可以選4k 23.976hz 但選了之後操作遙控器的體驗在電視反應出來感覺慢了。應該是因為更新率不是59.94hz所以反應慢了
最後的問題是我在主機板的bios介面見到voltage有一個數值是顯示紅色字眼(+3.3v 2.8v,2.8v是紅色字),而voltage其他的電壓顯示白色字 你覺得是否代表正常
https://kmpic.asus.com/images/2020/04/07/723e2b89-2bd6-4774-91cc-e985b7cb7bc6.png
這部分請聯繫主機板廠商支援喔。
刪除米奇你覺得出現噠噠聲是因為ps3的pcb板熱脹冷縮造成嗎?有一次在使用完後關掉ps3的電源拖板的開關電源按鍵,也發出了噠噠聲這就代表了不會是風扇軸承造成噠噠聲了。
回覆刪除另外 我用tvbox運行plex看電影,選了tvbox的更新率是23.976然後在plex選擇符合影片影格速率,就得到了流暢的觀影體驗。也不知道是因為oled是背光掃描還是選擇了23.976這個更新率。不過plex背後是運行exoplayer,不知道能不能夠運行madvr 。
請問你寫熒幕更新率和影片速率那篇文章,是採用什麼電影來測試電視能不能像crt或者投影機這樣順暢播放影片?謝謝
請洽維修師傅,線上難以判斷問題。
刪除madVR目前只能支援Windows系統,所以電視盒不會被支援。
我覺得可能是觸發了電視內建補幀的功能,先前文章是基於理論,理想情況下的表現。
米奇 就算是4k uhd原盤都是yuv420,將顯示器或電視設定做yuv444或者rgb,其實是否偏離了真實的色彩?不是 高保真了?chrome upscaling是將420昇頻到444,這些運算都是靠估算的就像電視full hd插值至4k解像度一樣。我聽說電視選yuv444,顯示器就選rgb,如果玩遊戲來說這些設定正確嗎?原生是10bit的面板播放10bit影片是不是bypass了dithering,dithering好像是輸出8bit影片,影片是10bit就不用dithering吧?
回覆刪除電影放映用母帶規格是YUV422,倒不如說是4K UHDBD的內容物被壓縮到YUV420了。
刪除Dither有去色帶的功能,有時過度壓縮後的10bit影片也會有色帶,所以還是建議開一下。
米奇我聽說yuv420如果要在顯示設備人眼能看到就要升頻到yuv444,這種說法正確嗎? 我用gtx1060連接lg c1選擇2560x1440 119 88hz 只能夠選rgb如果選yuv444就鎖定了limited range不能夠選full range。我在Nvidia control panel 3d設定電源管理發現mpc hc鎖定了 intel cpu的整合圖形不能夠選gtx1060。能不能幫幫忙,謝謝🙏
刪除不正確,顯示器最終顯示的方式是RGB,所有YUV最後都要轉換成RGB訊號。
刪除通常YUV格式是電視輸入使用,所以才會是limited range,如果是螢幕顯示器,通常直接吃RGB格式,RGB格式才會有full range。
部分電視也可以直接吃RGB訊號,您可以測試一下。
電視最終顯示方式也是rgb嗎?如果最終顯示方式都是rgb,為什麼電腦和遊戲機光碟機都讓你選擇rgb還是yuv?請問影片播放的流程是講yuv420升頻到yuv444然後轉換成rgb嗎?這過程的估算一定造成失真
回覆刪除對的,都是RGB。
刪除因為採用YUV420可以在保持相同畫質下,降低位元率。
人眼對於Y平面的解析度較高,而UV平面的解析度要求較低,因此降低UV平面的解析度來降低位元率。
米奇 請問你幾個問題,如果4k電視接電視盒設定了解析度是2160p 59.94 fps,但我在plex播放軟體設定符合速率,當我打開影片後發現電視盒的系統解析度是1080p24,我是在播放full hd影片,請問這個時候是24p還是23.976 因為我在windows10系統設定了更新率是60hz但點開advanced setting顯示資訊是59.94hz的更新率。
回覆刪除2.4k電視是無法pixel perfect點對點播放影片,plex顯示1080p系統解析度,這時候電視盒還是電視會將它拉伸到2160p?電視設定了filmaker mode應該不會幫我升頻上去2160p吧?這些拉伸或升頻是屬於後處理嗎?這些後處理是會產生judder stutter嗎?我記得數位顯示設備是固定像素排列,這種後處理拉伸或升頻就會造成畫面模糊,不像crt這樣能播放任何解析度都不會模糊
最後,請問你說過yuv轉rgb只有25%正確還原,所以選擇好的播放軟體會較高保真。
這些工作是由顯示卡硬體來運行madvr來負責。那麼電視和顯示器的處理晶片會有高低之分影響到畫面最終的呈現嗎?影片由電腦顯示卡傳到顯示器後會負責什麼工作去顯示畫面讓人看到映像?
貴的顯示器強調gamma校準得好,我發現我的手機熒幕看白色畫面會滲雜著藍黃或紅的色彩像素,有時候會有淡淡的藍色斑紋呈現在純白色的區域上,你覺得這是均勻度差的表現嗎?
謝謝
1. 無從判斷。有些軟體會將更新率四捨五入到整數位,從這些資訊無法判斷。
刪除2. 仍無法判斷,需要看電視盒的輸出解析度(或者電視端的輸入解析度)才能判斷,因此有可能是電視端,也可能是電視盒端拉伸。拉伸是後處理,不太會產生嚴重的judder。有些算法不會導致模糊,例如:點對點放大(但觀感不一定好)。
3. YUV到RGB轉換的損失源自於精度,雖然有差,但實際上很難分辨這些差異,前述的差異其實不大。影響比較大的是後處理算法、顯示設備色準。
4. 均勻度和色準是兩回事,可以很均勻的偏黃,色準不準,也可以色準很準,但邊緣亮度較低,均勻度差。
米奇 我發現看網頁的文字 每一個字都是有不同的顏色,就不能黑色就只是黑色嗎?看影片就會發現字幕字體的邊緣閃亮亮的發著光炫,而且字體都不是白色而是字體上方是白色下方又是其他顏色,可能要買部投影機了
回覆刪除這與液晶排列方式有關,部分OLED會比較嚴重。
刪除米奇我在電話投射了圖片去電視,發現電視顯示的亮度比電話熒幕亮得多,如果兩者看起來不太一樣,這樣觀感很差,其實要調教兩台裝置顯示的顏色和亮度都要接近,是否要採取你所講的look up table較色?用lut讓顯示設備的處理器正確顯示顏色和亮度?
刪除請問htpc由顯示卡解碼和處理影片,傳送到電視24bit sony bravia處理器,最後由panel的主控芯片,如果選擇了film maker mode是否等於bypass了24bit bravia處理器?24bit處理器會處理玩遊戲時用到的vrr hdmi earc嗎
你需要對手機和電視都進行校正色彩,才會有較接近的發色表現。
刪除film maker mode不等於bypass bravia處理器,詳細內容請找專業討論區,我在這部分沒有研究。
請問米奇 1.發現顯示器並不像電視這樣自動檢查並切換成適當的色彩空間,例如srgb ,dci p3,需要手動切換,好像電視可以選自動
刪除2.用plex cilent看影片是如果切換字幕就會發現整個影片和畫面瞬間黑畫面然後刷新一次就有了畫面,我記得uhd 光碟機播放藍光碟切換字幕整個影片畫面都是不變的只有字幕是切換成新的字幕,當然plex是wifi串流內網的nas檔案,光碟機是本地讀取光碟,這種情況是因為藍光碟字幕是pgs的原因嗎?
3.我看了eizo的網站說過顯示設備的顏色計算表是lut,它的意思是每台顯示設備都有lut?它還說了高bit的lut芯片能令提供更精準的色彩表現, 如果每台家用電視都有lut為什麼廣告不提及?這麼說來手機智慧手錶都有lut表嗎?
4.hdmi信號傳送去顯示設備附帶著音效和映像,來到了顯示器它是如何分別和處理音效,因為有的顯示器並沒有喇叭單元, 它的hdmi芯片會檢測到並丟棄音效data嗎?
5. 顯示器對hdmi輸入訊號有noise抑制的功能選項是因為數碼信號有Signal-to-quantization-noise嗎?但代價是可能損害畫質。 有的顯示器不是常見的1080 2160可以有選項將它拉伸到full screen來填充整個畫面,這種功能是屬於後處理嗎?類似bravia處理器?
6.發現qd oled full screen看影片畫面的頂部呈現粉紅色的邊緣邊界對比eizo lcd並沒有這個情況,你說的兩台設備手機和電視投射照片要接近畫質和亮度,就需要較正顏色,如果兩台設備天生的顏色和亮度就有差異,是要將a設備遷就b設備故意設定成接近的色彩表現嗎?好像天生皮膚白的就塗點棕色的化妝品令白色看起來偏棕色嗎
謝謝
1. 通常自動切換就兩種模式,sRGB和HDR,顯示器其實也可以。
刪除2. plex的設定可能會有差異,有些串流軟體的字幕是直接編碼到影片的,所以切換字幕時,需要重新再即時編碼一次,導致延遲。有些串流的字幕並沒有事先編碼到影片中,切換字幕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但會有相容性的問題)。
3. 可修改的lut表要高階螢幕才有。
4. 詳細可見維基百科(英文版),HDMI規格中本來就有規劃音訊通道。
5. 不會損害畫質,會損壞畫質的CRC早就錯了。 scale屬於後處理。
6. 像素排列所導致的問題。理論上經過"適當"校正後的顯示裝置會有相似的色彩,校正也包含亮度,所以不會有色偏的情況,至於色域,這屬於硬體限制,校正無法改善。這裡強調要經過適當的校正,校正其實細節很多,尤其是不同種類面板的校正,隨便拿個光譜儀/色度計其實很難校準到非常接近。
米奇請問一下關於match framerate的問題:我的顯示器可以選擇hdmi的信號為video就會顯示到1080p信號的24hz 25hz 30hz 50hz 60hz,而選擇pc作為hdmi signal的話就只有60hz可選。問題就是我在android tv box運行的plex cilent有個選項是Enable Refresh Rate Switching: Change the refresh rate of the TV/display to match the video being played.
回覆刪除如果播放1080p 23.976hz影片然後勾選了這個選項是會強制讓android tv box的系統更新率更改為1080p 24hz嗎?退出了plex這個軟體回到系統主頁就會運行最高1080p 60hz嗎?
2.android tv box選擇color range是full但是顯示器選擇了limited,那麼最後的畫面呈現會是limited嗎?
3. 顯示器的均勻補償 digital Uniformity equalizer是會採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將顯示器的analog信號轉換成digital信號去顯示器的處理器嗎?
4. 你覺得什麼是新一代的驅動電路和新算法,驅動電路是指類似音響擴大機的class a class ab class d這些電路嗎?貴一點的顯示器採用的驅動電路是會比便宜顯示器的驅動電路會帶來更好的畫質嗎? 算法是指look up table顏色計算表,指的是顯示器從輸入來源rgb信號正確的顯示顏色嗎?
(此外,新一代的驅動電路和新算法的引入也改變了傳統意義上NEC的OSD菜單。
https://post.smzdm.com/p/a5k6xwd3/ )
5.有的sdr lcd顯示器聲稱會更好處理hdr影片指的是hdr轉sdr tonemapping,這種更好處理hdr的sdr顯示器,會比沒有提過hdr 轉sdr的普通sdr lcd 顯示器是10步笑百步嗎?還有plex cilent也有一個功能是hdr轉為sdr功能,就算你的顯示器電視沒有hdr轉sdr的硬件功能也能使用。你覺得這些都是聊勝於無嗎?
謝謝
1. 我不曉得,您需要自行測試。
刪除2. 請不要這樣選擇,這樣的色彩完全是錯誤的。請兩邊都選擇相同的選項。
3. 我不太懂您說的是甚麼。通常高階顯示裝置在出廠前會測量均勻度(可能是同一批次公用一組),然後後處理把暗部提亮,使畫面均勻,代價是對比度略為下降。
4. 業界其實不看重無法量化的玄學。我知道音響相關有,但顯示裝置基本上沒有。驅動電路一直都有在更新,但新的主要是加強解析度、更新率、色深等硬體指標性能。新算法是有的,主要是HDR相關領域的tone-maping。
5. 我個人覺得,SDR顯示裝置最佳選擇就是SDR的影片,HDR轉SDR的效果普遍不佳。
米奇 可以解答以下問題嗎?
刪除1.windows 10在開始icon點擊更新並關機,接著來到了 畫畫面顯示 正在重新開啟電腦 。等了差不多半小時都是這個白圈在旋轉,結果強行斷電重啟後顯示更新到100%接著就來到了登錄畫面。這種情況不止第一次發生了,不過上幾次也是按開始icon更新就沒有發生卡在 正在重新開啟電腦 這畫面裡,這種情況正常嗎?
2.電腦顯示器hdmi端子接電腦,在windows按關機後發現顯示器在no signal之前,出現了長方形狀的白色區域一閃而過,類似顯示設備丟失信號no signal發生的圖像。對比其他顯示設備在關機後沒有訊號輸入去顯示設備,都是直接黑掉畫面然後顯示no signal接著進入power save mode
3.我發現21:9顯示器我在桌面的nvidia setting設定了3840x1440,進入了遊戲設定解析度是1920x1080,但是遊戲畫面都是鋪滿整個熒幕,如果選擇1920 1080更低的解析度畫面就會被剪裁熒幕部分區域會黑框。如果我在遊戲介面切換遊戲解析度顯示器會有提示 hdmi1 輸入。為什麼在電腦開機之後顯示1次hdmi1輸入後,這時候進入了遊戲切換解析度也會顯示 hdmi1輸入的提示?
1. 這還滿常見的,畢竟是萬惡的Windows...但我不能說這是正常的。通常重新安裝系統會有幫助。
刪除2. 正常現象。
3. 如果螢幕有支援HDR模式,在切換HDR<->SDR模式時都會重新握手,導致此情況發生。
米奇 請問 24p的電影在10 ms (gray-to-gray) 的isp lcd,設定了顯示器是24hz,會出現畫面變成了慢動作,設定回60hz就恢復正常,。是因為這款ips的pixel response time要10ms嗎?如果在oled設定24hz播放24p影片會不會出現慢動作情況?
回覆刪除我用oled 59.94hz播放24p影片畫面人物隨著拍攝鏡頭移動會出現presistance blur,聽人說pixel response time較慢的顯示器會不明顯出現presistance blur
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慢動作,這與pixel response一點關係都沒有,應該是LCD或主機端不支援24Hz。
刪除OLED基本上不會出現presistance blur,更有可能是影片原本就有blur,相關資料請查詢"快門角度180°"。
其實貴價的顯示器是不是不會用繼電器而是用mosfet來替代,我發現3423dw顯示器在通電運作中的期間會出現啪噠的聲音,聽你說過是繼電器造成的。最近留意到擴音機接電源後按前面板的開機鍵會出現達的一聲響。
回覆刪除按照你的經驗如果室外室內的溫度和顯示器內部的元件有溫度差不知道會否出現熱脹冷縮的啪噠聲。
米奇為什麼看一部電影漆黑的夜晚lcd出現很多白色noise對比oled雖然容易發現,但不會是一點點的白點,而是隱藏在黑色的像微塵一樣的白點
米奇你有沒有發現市面上的hdmi spitter很少會提供多port的4k 120hz,相反環繞擴大機就有提供。其實環繞擴大機的hdmi board是如何將接受的hdmi信號分拆開video 和audio?具體是什麼元件
1. 顯示裝置內採用哪種方案不在我的知識範圍中,但就我所知,電器通電時所發出的啪噠生通常是繼電器所發出的聲音。熱漲冷縮的摩擦噪音不會是通電瞬間發出的,溫度上升沒這麼快。
刪除2. 因為OLED可以像素自發光,IPS LCD是靠液晶翻轉遮擋背光的。
3. hdmi splitter通常是會議使用,對於4K要求很少,沒有市場。HDMI協議本來就可以傳遞影音。
米奇 你覺得現在電視的ai功能是用來實時偵查到影片的片段含有slow panning shot會造成presistance blur,它就能開啟scanning backlight功能,或者ai功能根據影片是24p就更改顯示熒幕的更新率為59.94hz嗎?
回覆刪除1.你有聽說過顯示設備的line buffer代替frame buffer用於改善顯示設備的input lag方面
但據我所知frame buffer是用於顯示卡來輸出畫面
https://youtu.be/S6M85rboYy0?t=426
2.你覺得玩遊戲遊戲只能夠跑30或60fps,這種情況應該開啟電視的scanning backlight嗎?聽說這功能能有效改善oled在移動3d遊戲角色視角時造成的presistance blur,但代價是亮度有下降聽說畫面的delay就不會有
3.如果遊戲能跑到120hz是不是不會太明顯感受到60fps帶來的presistance blur?
4.你可以在blog帖文幀數那一篇加上 sony pvm機種有flicker free這項功能 是應用了rolling scan ,比一般oled會帶來更少的presistance blur
5.我發現到了電視盒hdmi接av 擴音機去顯示器無法正常顯示更新率59.94hz,如果顯示器直接接去顯示器就可以59.94
6.你覺得電視盒應該輸出yuv420去電視還是輸出yuv444定還是rgb?好像電視顯示器也能夠將yuv升去rgb,遊戲的內容應該直接輸出rgb去顯示器吧?那麼pc接任何顯示設備都應該選rgb輸出
我很久沒關注最新電視相關技術了,不曉得有哪些變化,但您提到的幾個功能,都不需要ai,用一些簡單的判斷邏輯就可以做得很好了,只是廠家願不願意做而已。
刪除1. 不知道。
2. scanning backlight雖然會改善blur,但亮度會大幅下降,也會對人眼造成疲勞。
3. 通常更新率越高的顯示裝置,響應時間會比較短,進而減少blur。
4. 謝謝,但暫時不會增加相關內容,PVM也不是一般用戶會購買的產品。
5. 主機端和顯示裝置都要支援。
6. 現今國際品牌所推出的電視應該都支援RGB輸入。電視盒的部分我不了解。
請問米奇 有vga輸入的lcd顯示器 會有一些 hdmi和dp輸入 沒有的進階功能嗎?例如overdrive這些。vga輸入是類比訊號是不是會有類似crt 幾何修真這些功能?通常這些類比訊號輸入是不是很少input lag?
回覆刪除2.市面上會有yuv444發布的短電影和短電視劇發售嗎?電影院的電影版本是yuv444如果和4k uhd版yuv420對比 普通人會一眼發現差別嗎?如果影片是yuv444轉換為rgb需要估算嗎?還是100%的轉換?
3.lcd顯示器會有亮度均勻顏色均勻,oled顯示器的亮度均勻顏色均勻實現的原理和lcd的均勻會有差別嗎?
1. 不知道
刪除2. 基本上沒有,電影院都只有4:2:2。有差別,尤其是紅黑相間的部分,但一般人大概看不出來。YUV444轉換成RGB需要運算,非整數的部分會被捨棄,所以不是100%(但接近)。
3. 發光模式不同,無法放一起比較。
米奇 請問 av擴大機的hdmi功能,電視mainboard的hdmi端子,顯示卡的hdmi端子,三者之間有沒有硬體設計的大不同?例如av擴大機可以從hdmi input接收到然後分開video由hdmi out輸出去電視。我發現電視的hdmi端子是跟mainboard位於同一塊電路板,電視的hdmi板是根據電視可接受最高解析度而設計,但av擴大機的hdmi端子有的可以接受8k輸入。而顯示卡的hdmi端子可以接收到主機板cpu傳過來的音訊。
回覆刪除不曉得,沒研究過這領域
刪除米奇 請問uhd光碟和 h265 h264 影片檔案 都需要 一部實體播放機 運行著操作系統 和一部media player去 分離影像 音像 字幕 還有 yuv昇頻 image up downscaling
回覆刪除請問數位電視廣播它由天線傳到同軸線再傳入電視,這些數位訊號 是交由數位電視 解調完後 會遞給 播放器 去 播放這些 電視格式嗎?因為這些格式是
訊號複用 MPEG-TS
視像編碼[注 2] H.264 MP@L3
H.264 HP@L4
MPEG-2 MP@ML
MPEG-2 MP@HL
音頻編碼 MPEG-1 Audio Layer II(最多二聲道)
AC-3(最多5.1聲道及支援多語言)
畫面解像度/幀率[注 2] 576i50、720p50或1080i50
字幕及電子節目指南 DVB(歐洲格式)[注 3]
我對數位電視廣播流程不熟。
刪除請問23.976hz的影片如果在madvr設定1080p23,打開影片後滑鼠指針變得緩慢,這個設定是將顯示器設定為23.976hz更新率,但有些顯示器只能displayport 60hz輸入。
回覆刪除如果我不在madvr設定1080p23,而是在nvidia control panel設定119.88hz或59.94hz,23.976hz的畫格會被複製3幀顯示來符合顯示器的更新率嗎?
聽說120hz熒幕跟60hz熒幕因為120hz每一幀是8.ms比起60hz的16.67ms要快,所以presistance blur 比起60hz熒幕會更低嗎? 有些oled熒幕是240hz,如果要運行的遊戲只是固定60hz,或者不超過60hz,使用240hz熒幕是會將這些遊戲的畫格複製幾倍來符合240hz熒幕的更新率嗎?240hz熒幕比起120hz是不是更低的ms?
1. 24*3是72,不是120也不是60。
刪除2. 對的,更新率越高 Persistence 會越短。
3. 對的。
4. 什麼東西的ms? ms是時間單位。
你好米奇,請問 電視盒設定120hz(119.88hz)是否不重要?如果在電視盒的播放程式開啟match frame rate,然後在電視開啟cinema screen即是24p judder removal (告訴電視接收24p),這是電視本來的原生更新率是120hz,這時候是否降到24hz(23.976hz)?還是24x2等於48hz?定還是符合120hz更新率將24hz乘以5?
回覆刪除如果將24p畫格重複每一幀5次,以符合120hz,這是否等同於bfi?所以電視的24p judder removal就等於 解決了24p judder 和stutter (presistance blur)嗎?因為120p比24p更多的frame就會更少的presistance blur。
2.我試過60hz的顯示器同樣做法,電視盒的播放程式開啟match frame rate,我在電視盒系統設定59.94hz,播放幾段影片然後在顯示器的介面會分別顯示23.98hz,24hz,50hz
,請問這些資訊是代表接收的影片是多少hz,而不是顯示器現在運行的更新率?
3.但有些顯示器我在電視盒的系統介面看到它支援的更新率沒有23.976,24hz ,是否代表就算開啟了match frame rate也起不了作用? 我要在系統介面選擇120hz,顯示器會將電視盒傳來的24p 變成120hz嗎?
4.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dobly vision的影片在sdr上播放,不會出現wahsed out ,因為nas的處理器不能夠hdr to sdr tonemapping , 應用程式的賬戶訂閱高級用戶,所以不會是電視盒做tonemapping,是因為顯示器的廣色域所以sdr顯示器播放hdr影片會表現的像sdr 版本的影片嗎?我看了影片的info見到bluray compatible 是什麼意思
謝謝你
1. 不要把片源的FPS和顯示器的更新率混為一談,不考慮各種插補技術的話,實際顯示的有效更新率為兩者較低的,也代表presistance blur不會變少。
刪除2. 這與顯示器硬體有關,我不知道是哪一種,但我認為可能是片源FPS,而非顯示器更新率。
3. 這與硬體有關,但如果片源是恆定24FPS,那顯示裝置為24、48、72、96、120...更新率,顯示效果會雷同。
4. 我看不懂你的問題,請盡量不要把多個問題放在一起說,會讓我感到困惑。
米奇 請問ips glow如果在彩色的影片在全黑的房間看黑暗的區域會是帶藍帶些白的黑色,為什麼我在看黑白電影時只發現到影片內容的黑色沒有出現藍黑的現象,但螢幕沒有顯示畫面的黑bar就是藍黑色?
回覆刪除你覺得顯示描述可以在昏暗的空間呈現true black,昏暗的空間是指黃昏時房間可見度可以看清物件的輪廓但不像正午時連物件的細紋都可以看見,黃昏時房間有些地方是沒有陽光照射到的。
聽說oled顯示純黑也不是像crt的純黑,因為oled從0 nit轉換到其他顏色會產生高的反應時間ms,所以oled的純黑並不是等於0 nit
1. 漏光通常對最暗以及邊角最明顯,若有一定程度光亮,且不在顯示器四周,通常不明顯。
刪除2. OLED的純黑就是純黑,目前僅聽聞部分QD-OLED的無偏光膜,導致外界光源激發OLED,導致明亮環境時,OLED暗部達不到0 nits。
另外,OLED的反應時間極短
https://www.rtings.com/monitor/reviews/asus/rog-swift-oled-pg32ucdm
你好米奇
回覆刪除我發現播放影片是人物的移動和轉動他們的身軀邊緣有白色的線條邊緣,這就是你說的重影blend嗎?如果播放的影片是23.976hz(24hz),但電視盒設定系統的映像輸出是59.94hz,這時候是不是做3:2 pull down,將23.976hz轉換成59.94hz?我發現顯示器的 註明hdmi input vertical frequency是 59hz-61hz,所以無論影片是24hz 29hz 還是50hz,到了顯示器變為轉換成59hz-61hz輸出到熒幕嗎?
2.如果顯示器是60hz或者120,144hz, 但電腦運行的遊戲不足以達到原生的更新率,例如只能跑到40fps在原生60hz的顯示器上,這時候是開啟g sync還是v sync?好像遊戲運行的fps如果不跟顯示器的原生更新率符合,就會出現stutter卡頓,或者double image artifical,這時候開啟g sync是否會實時更改顯示器的更新率與電腦顯示卡輸出的遊戲fps進行匹配,例如40fps就強制顯示器的更新率由60hz切換成40hz?
那麼就不會出現stutter?
市面上的vrr , low frame compensation?adaptive sync是否大同小異?
謝謝
1. 不是,這有點奇怪,白邊反倒像是overshoot。對,顯示器只支援59-60Hz。
刪除2. 對,請開G-sync或FreeSync,但其實也有作用區間,例如48-144Hz之類的,太低會失效。
請問下載了dolby vision hdr remux,以下是video info ,bluray compatible是否代表這remux影片包含了sdr version 。HDR format : Dolby Vision, Version 1.0, dvhe.07.06, BL+EL+RPU, Blu-ray compatible / SMPTE ST 2094 App 4, Version 1, HDR10+ Profil
回覆刪除2。 我發覺只支援hdr10的電視播放dolby vision remux電視很長時間才從sdr模式切換到hdr模式,對比lg c1 電視幾乎2秒就完成切換到hdr模式
3。電腦顯示卡玩遊戲怎樣才能正常遊戲的體驗,60hz螢幕要讓遊戲不要超過也不要低過60hz,就不會有tearing和stutter,如果遊戲fps是穩定40fps,在120hz螢幕 每一個畫格會比重複成3偵已符合120hz螢幕固定更新率,但這樣重複3畫格會否有重影artifical?
有的電視是120hz bfi,是代表電腦顯示卡設定成120hz輸出,如果遊戲是固定60fps就會插一格黑畫面 由60fps變成120fps。究竟要怎樣才能在電腦遊戲裡面的設定 設定為固定60fps輸出?如果遊戲是80fps 70fps fps不穩定地跳動,是否採用g sync vrr 更好?我看了資料g sync並非更改顯示器的固定更新率 現在的數位顯示器並非像crt一樣 沒有原生的解析度和更新率,才會出現遊戲的fps和螢幕更新率不匹配的問題。我看了一下steam deck 其內置螢幕沒有支援任何freesync vrr lfc,如果用dp hdmi 連接螢幕還可以用線材的adaptive sync
1. 不是,Blu-ray compatible只是代表該檔案兼容藍光光碟,和SDR一點關係都沒。
刪除2. 與硬體有關,而且LG C1也有支援HDR10吧。
3. 遊戲所追求的和影片撥放不同,要絲滑流暢,請使用G-sync或FreeSync,然後限制最大FPS為顯示器最大更新率-2。題外話,由於遊戲內容變動頻繁,基本上不可能恆定FPS的,而且往往最影響體感的是1% Low,這需要更好的CPU和顯示卡,例如9800X3D。
米奇 請問便宜的顯示器遊覽網頁 按住滑鼠中間的紅色滾輪讓網頁平滑的向下移動,和推動紅色滾輪 一格 一格的滾動網頁 ,推動的過程中發現畫面 像海浪的波動
回覆刪除2.在https://www.hkepc.com/forum/
按住 紅色滾輪 向下網頁滑動時 左方的黑白色板塊呈現 一層層的階級,停止滑動就會恢復正常
3.顯示器如果顯示 windows10的熒幕鍵盤或者 打開筆記本全熒幕純白色時,出現整體的顏色不一致,左右並非同樣的顏色,這樣可以要求換貨嗎?還是正常現象?這種情況對全熒幕看電影玩遊戲會同樣出現左右顏色不對稱的情況嗎?
有的顯示器會提供 均勻度補償是運用了什麼技術實現?這種顏色的整體不一致 會出現在oled 但oled不會出現背光不均勻吧?
我看到rting只測試了 灰 和 黑的 均勻,不知道有什麼用
1. 請更換瀏覽器再重新嘗試。
刪除2. 這是很常見的公差,均勻度不佳,一些比較嚴謹的評測網站都會對均勻度測試,這在規格書中通常不會提及。
常見均勻度補償的方法是調高較暗區域的亮度,使各區亮度趨於一致,代價就是對比降低。
均勻度不佳是硬體限制,和全螢幕無關,通常全白才比較明顯。
OLED也會背光不均勻,但比LCD輕微非常多。
米奇你好
回覆刪除1.對於1% low 買高效能的cpu就能做到。如果舊時代的處理8700配4080是否1%low會很弱,就算高效能顯示卡也幫不了?
2.1070和2070 geforce顯示卡是否只能通過displayport讓顯示器開啟g sync?到了3070就能通過hdmi開啟 g sync即是vrr?
g sync能實時變動顯示器的固定更新率,是代表只要開啟了g sync,顯示卡就會接管了顯示器的處理器,讓它從固定更新率變為可變更新率?
有的顯示器是文書顯示器,不支援各種sync甚至是hdmi 2.1 vrr,請問這些固定更新率的顯示器和一些電競g sync顯示器,設計上是有什麼區別?
ps3 ps4以及psv 3ds都是沒有vrr,甚至steam deck也不支援free sync,它們是如何對付卡頓和撕裂?
1. 1%Low除了CPU要不錯以外,顯示卡也很重要,顯卡重要度會大於CPU。
刪除2. 應該沒有這個限制,HDMI也可以開G-SYNC。固定刷新率在硬體上比較容易實現,傳統抗撕裂技術為V-SYNC。
謝謝你米奇
回覆刪除1.gtx1060可以用hdmi2.0輸出端子啟用freesync嗎?電視是lg c1 有hdmi 2.1端子,支援freesync vrr。因為我的顯示器是g sync用 dp端子輸出,但dp端子不能傳輸音訊去擴音機,然後擴音機dp端子去顯示器。 電腦的hdmi端子輸出去擴音機,會有黑畫面blank screen伴隨音訊去擴音機,聽說這種做法hdmi jitter很高。
2.為什麼3840 1440的ultra wide顯示器 aw3423dwf 開啟了顯示器的console mode功能可以接收ps5的4k 60 信號輸出,因為4k是3840 2160,是代表了顯示器的處理器可以downscale 信號去3840 1440?我記得上一個型號aw3423dw只支援1080 1440p 的120hz。是因為顯示器的處理器可以image download scale嗎?類似電視的 post processing 功能
3. 3d遊戲的30fps低幀數運行左右移動3d視角反應跟不上手把的指示,可以靠修改遊戲設定介面的 controller sensitiy 即是滑鼠移動靈敏度,來達到60fps幀數左右移動3d視角的順滑度嗎?
4.手機有分60hz 和120hz熒幕更新率,在滑動遊覽器網頁時假設有100層,120hz比起60hz只是每次向下劃 會達到6層一次,但60hz每劃一次只去到3層,並不代表120hz在劃動畫面時動態清晰度清晰過60hz,這樣說對嗎?
5.我看了hdmi 2.1比起hdmi2.0新增了動態hdr的支援,而hdmi2.0 是只有靜態hdr,這裡說的動態hdr是指dolby vision嗎?便宜的電視或顯示器只支援hdr10,是代表顯示裝置的顯示器無法解碼dolby vision的metadata?你說過hdr to sdr是永遠達不到正確的亮度,但oled電視在顯示hdr內容時也是要經過tonemapping的,你認為這種經過toneampping算是正確顯示hdr亮度?如果用sdr顯示器接播放器播放dolby vision影片會因為顯示器無法解碼dv hdr metadata就會呈現wash out嗎? 你認為電子遊戲的hdr內容(hdr10)是靠顯示卡來解hdr metadata嗎?
6.10年前的電腦遊戲可以選direct9 direct 11,顯示卡是10系geforce發現選了direct9遊戲運行時時不時出現卡頓,切換去direct11就不會這樣
1. 根據reddit網友回報,GTX 10Series不支援VRR on HDMI,不過這可能與驅動有關,建議可以自己嘗試看看。
刪除2. Yes
3. No
4. 不是,通常120Hz的顯示器動態解析度就是比較好,60Hz會鈍鈍的。
5. HDR10+也是動態HDR metadata。沒有授權基本上無法體驗到完整Dolby Vision,顏色基本上是錯的(讀到其中的HDR10格式,其實不算是DV)。基本上只要有tonemapping,就會與原先有所差異,雖然使用OLED也是會有差異,但與SDR裝置相比,仍可獲得較佳的表現。
6. 嘗試更換驅動程式版本,或是DDU重裝驅動。
米奇你有聽說過nvidia control panel的ulmb選項嗎?也就是那個可以選g sync,固定幀率那一欄,我的顯示器是aw3423dw當我點進去,發現沒有ulmb選項
回覆刪除2.你有聽說過ps5有些遊戲可以開啟120hz mode,然後遊戲是運行在40fps,重複3幀會改善presistance blur,如果ps5是可以120hz輸出,為什麼不是每一款遊戲都可以40fps 120hz mode?
這種重複3幀以改善動態清晰度,和bfi oled插一幀黑畫面,有沒有分別?
3.我在電腦的nvidia control panel 設定了最高60hz以符合電視最高hz,然後開啟oled的bfi功能,60hz插黑幀相當於120hz,我確保了電腦能足夠運行遊戲超過60fps,這樣做是否正確的做法?
4.我看了wiki發現了display lg,也就是數位顯示器是固定了像素,如果以低於1原生解析度,電視就會post processing 將低解析度升到原生解析度,這樣就會造成display log
不知道電腦顯示卡hdmi輸入到擴音機再到電視顯示出來,經過了擴音機會不會造成延遲
我是在玩鏟子騎士發現了2d平面過關遊戲,感覺手把的操控電視畫面跟不上來,電視已經選擇了game mode
1. 已正式刪除,https://nvidia.custhelp.com/app/answers/detail/a_id/5518/kw/ULMB
刪除2. 沒有使用過PS5,但我不覺得重複3幀會有什麼改善。
3. 可以,但BFI其實對眼睛負擔挺大的,尤其是更新率低時。(60Hz其實不高)
4. 您可以自行比較有無擴大機的延遲差異,但電腦顯示卡通常可以選擇電視原生解析度輸出。
你好米奇
回覆刪除便宜的的電視的處理晶片好像無法解碼 hdr10+ dolby vision iQ HLG,av擴大機便宜的都無法passthrough 這些hdr格式
2.就算電視選擇了白色色溫6500k,是不能代表熒幕顯示白色是正確的奶白色,而是黃白或黃昏的白色?
3.手提電腦的hdmi端子輸出去電視,會不會比桌面電腦的顯示卡hdmi輸出 效能弱?例如io,lantency,因為手提電腦的gtx1060max q要經過intel的igpu然後從hdmi端子輸出。
我發覺這種手提電腦內置顯示卡遇到遊戲複雜和混亂場景就不能保持流暢,可能是因為fps上下波動劇烈 一遇到大量運算的場景
4.就算是oled也會顏色不均不一致,亮度補償很普遍,顏色補償好像很少聽過,米奇你買的msi oled顯示器有沒有顏色補償功能? 我發覺apple watch顯示的顏色每一個icon都一致
人工智慧
液晶顯示器的顏色和亮度可能會受到環境溫度和顯示器本身溫度變化的影響。ColorEdge系列配有一個內部溫度感測器,用於檢測這些變化並調整顯示器,以精確地顯示等級,顏色,亮度和其他特 性。此外ColorEdge CG319X的AI(人工智慧)*中使用的演算法可以在高亮度級別下執行此溫度檢測和調整,以提供真正準確的觀看環境及穩定的亮度和顏色。
5.oled的像素清除你覺得多久要啟動一些,如果電視看起來正常需要啟動像素清除嗎?
6.顯示器 8bit 10bit panel 60hz 120hz是什麼硬件決定它是60hz還是120hz?
7.你的oled顯示器會有color shift嗎?不同角度看熒幕顏色會有所不同
2. 是的,有可能偏離很多。
刪除3. 筆電版顯示卡受限於功耗,效能通常比桌上型版本要差。
4. 沒有,Apple對於顯示裝置的要求較高,但仍然會有誤差,這無法避免。
5. 請用廠商預設值即可,不要任意調整,以免保固受到影響。
6. 面板&主控。(這部分超出我的知識範圍,可能有誤)
7. 多少會有,但很輕微,非極端角度感受不出來。
另外,我目前用的是ASUS PG32UCDM,MSI那台是家人的。
跑pc遊戲 接xbox one手把按西瓜鍵就會出現介面顯示遊戲運行的fps嗎?
回覆刪除我發現有的顯示器內置功能是可以顯示上下跳動不定的fps
但有的只顯示固定的hz例如120hz 175hz,並非實際顯示卡渲染非固定的fps
ps4家用遊戲機渲染fps都是像pc顯示卡一樣,不同場景會有不同的fps嗎?
家用遊戲機首要的目的是正常流暢的遊玩體驗吧?
我沒有使用家機經驗。
刪除米奇 請問顯示晶片支援 hevc 硬解,同時也需要software去 解碼嗎?例如lav filter lav video decoder。我還記得xp年代有些插件叫 萬能解霸用來解碼 dvd影片
回覆刪除串流平台 plex ,YouTube網站,bluray光碟機,其背後也有software去解碼 各種影片格式嗎?
軟解、硬解則一即可。
刪除解碼由撥放端處理,例如: Google Chrome、MPC-BE、MPC-HC、BD光碟機,有可能使用軟解,也可能為硬解
米奇
回覆刪除你認為 steam deck oled 這種內置顯示熒幕 顯示 平面捲軸畫面移動 的顯示延遲
比 傳統 dp hdmi從pc接去顯示器 電視 要低得多嗎?
steam deck是從soc的顯示端子 lvds去熒幕
中間不需要經過 傳統的pc 顯示卡 經過 ramdac > 顯示器的 處理器 > tcon > panel?
2.有的顯示器 hdmi接口跟 dp接口 的更新率會有差別,dp是175hz,hdmi是100hz,120hz
聽說運行的遊戲fps最好就是正正符合顯示器 的原生解析度,但是不同接口更新率會有差別,是不是代表顯示器內部可以變更本身的更新率?
120hz電視播放24hz可以5:5 pull down 去符合原生解析度120hz,那麼我在nvidia control panel設定 更新率 有什麼意義?
因為不論設定任何更新率,到了顯示器終端都是要 補到 120hz,因為數位顯示設備是固定了更新率
3.對於displayport可以傳送 32聲道音訊,但是市面上並沒有擴音機可以接入 displayport端子,有什麼意義?
4.其實ipad有的可以默認是60hz,要你手動開啟才會120hz,根據網上資料,不同於crt 數位顯示設備是固定了更新率,不知道這種要手動開啟才達到原生解析度的熒幕是什麼原理
1. 需要測試,SOC要輸出畫面也是要經過GPU處理阿,只是被整合到SOC中而已。
刪除2. 不是,那是HDMI或DP頻寬限制。
3. 有規格不一定會有產品,但如果規格都沒有,就很難有量產產品了。
4. 沒啥原理,就硬體設計,低更新率比較省電。
請問米奇 為什麼顯示器的幀數顯示功能,有的是顯示跳動不定的fps,但有的只是固定的120hz,因為按照常理fps不可能是固定的
回覆刪除不要把螢幕刷新率和遊戲FPS混為一談,兩者本來就是不同的東西。
刪除螢幕刷新率通常是固定的,除非有開啟G-SYNC或FreeSYNC這類動態更新刷新率的機制。
米奇你好 請問 nvidia shield tv 這種電視盒如果hdmi線因為曲折次數多,每次在開啟電視盒時如果hdmi線不理順,顯示器就不會出現nvidia圖標的開機畫面,即是hdmi線接觸不好電視盒就不會顯示開機畫面,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開啟電視盒電源後,應該就算沒有接上hdmi線,電視盒應該會照樣啟動
回覆刪除2.用plex播放影片快進15分鐘,按繼續播放發現音訊是靜音然而畫面卻繼續播放,等待數秒音訊才配合畫面播放,請問4k uhd光碟機快進畫面音訊會跟得上嗎
1. 就是線壞了...,省電機制
刪除2. 硬體效能不足所致,部份情況下PLEX會用軟體解碼,通常4K UHD撥放器有硬體解碼,比較不會遇到這問題。
請問米奇
回覆刪除1.安卓手機在選擇播放本地存儲空間的影片時,螢幕是較暗的,當我選擇使用 三星內置播放器播放mkv影片時,螢幕突然變得較亮,影片只是sdr不是hdr
2.為什麼三星內置的播放軟件比起plex會遇到 不支援此音訊格式,不支援環繞格式就代表不能downmix去立體聲2.0通過手機的喇叭發出聲音嗎?
3.我發現可以硬解dv hdr的nvidia shield tv pro的圖像晶片是基於Maxwell Geforce 900系列,是代表了 gtx980 這系列的顯示卡可以硬件解dolby vision嗎?即是可以用遊覽器上netflix https觀看hdr內容用windows系統?
4.我發現steam deck oled看full hd影片畫質比不上電視顯示器,可能是因為低解析度原因,就像習慣了看4k uhd 然後切換去看1080i,螢幕看起來像磨砂一點都不細膩
5.為什麼xbox one x可以播放4k uhd光碟 解碼hdr影片,但當我在one x運行plex播放hdr影片,是無法正常播放,不知道電視的內置播放器應該也難以解dv hdr
6.2014年時出的lg oled是只能sdr影片播放,不能播放hdr10是代表處理器無法解metadata,就像很多電視盒的硬件codec解不了youtube的hdr影片 av1格式這樣嗎?
1. 就app設定值不同...
刪除2. 這應該是無法解碼,而不是無法downmix。
3. 不行,有專利限制,目前PC上沒有好的Dolby Vision解碼方案。(轉HDR10那種不算)
4. 可能吧
5. 有專利限制,該專利可能沒有釋出給PLEX。
6. 可能是。
米奇你之前說過你的顯示器可以設定在72hz,但顯示器最高是運行在75hz,設定在72hz並不能令到顯示器從75下調到72hz,因為所有顯示器都有固定的更新率,好像60hz就是固定運行在60
回覆刪除2.hdr遊戲格式多數是dolby vision還是hdr10?
3.displayport輸入可以選 rgb/yuv其實有什麼作用
4.顯示器 更新率有的是59-61hz,有的是24-61hz,是代表59-61hz不適合播放23.976p影片嗎?
顯示器最高更新率是90hz,如果遊戲的fps萬一低過90hz,會出現什麼情況?
回覆刪除如果硬件效能只能跑到50多fps,對應90hz熒幕,是否手動鎖fps到45fps,45x2 等於90hz?
謝謝